2008年1月3日星期四

南洋大学落成典礼陈六使先生致词

第九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南洋大学落成典礼陈六使先生致词

  总督阁下,新嘉坡政府洎马来亚联合邦政府各位长官,各位贵宾,各位教职员,各位同学:

  今日本大学举行第一期校舍落成典礼,承新嘉坡总督顾德爵士莅临主持,各位长官,各位贵宾,不辞道远,莅临观礼,实深荣幸与感谢。

  回忆1953年本人倡办本大学,首先表示热切同情者,即其时在新嘉坡辅政司任内之顾德爵士。爵士阅报,获悉有关设立本大学消息,立即约晤本人,奖勉拳拳,愿快睹本大学之实现,并惠允给了注册问题校址问题以及其它筹备工作上一切必需之协助。今日本大学第一期校舍得以鳞次栉比;金碧相映于云南园诸山之间,校务得以依照计划,顺利发展,东南亚各地区远近来学者得以年多一年,愉快进入第三年度,皆出爵士之赐。故本大学之首功,乃顾德爵士;今日落成典礼最适当之主持人,亦非顾德爵士莫属。本人深信,爵士今日心情之喜慰,当倍甚于吾人。

  本大学宗旨,早经历次宣布,简要言之:在培养当地高级人材,在求使当地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从而促进各民族间之友谊,加强各民族间之合作。由于文化交流,吾人更进一步希望能产生一种奇光异彩,以新嘉坡及马来亚为发祥地之东南亚新文化,贡献世界,增益世界之进步与和平;相信此一希望,亦即今日参加典礼以至全东南亚各民族人士之共同希望。

  本大学办理方式,虽大略仿效中国各著名大学,然教学媒介实华英并重,且将次第开设马来语文及印度语文课程。任何学术,皆有其理论之一面,及其实用之一面。理论之一面,本大学当精益求精,日新又新,追随世界各先进大学之后,造乎高深,止于至善。实用之一面,则惟极力求其适应时代与地区之需要。今日本大学所处时代为科学惊人发达之时代,所处地区为多种民族世代相处之地区。故科学精神之提倡乃本大学之急务;多种民族文化之探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之学习,乃本大学之天职。徒通英文不通华文者,在东南亚不特自圃于小天地,即在整个世界亦无异自弃其半壁江山。通华英文而不兼通马来文与印度文者,亦不足大有为于今后新嘉坡与马来亚之天下。本大学根据此一认识,制订教育方针,不忘时代与地区,兼顾理论与实用,入以造车,出必合辙。是以本人屡屡大胆声言:南洋大学乃新嘉坡与马来亚联合邦之真正国民大学,将来南洋大学毕业生在东南亚各地区必为最切实有用之人材,其在东南亚各地区出路之康庄广涧,必非世界其它大学毕业生所能比拟,即在整个世界之适应性,亦当为最强。本人至今未尝丝毫动摇如上之信念。

  本大学虽为华人大众所创辨,然非华人一族所欲私,将以公开奉献于我世代相处于此之各兄弟民族,时时敞开大门,准备迎接各民族青年之有志来学者。本年度修订招生简章,降低华族以外学生有关华文之投考资格至仅须通晓华语(国语),益足证明本大学之诚意。明确言之:本大学乃此时此地华人大众于纳税义务之余,赠于新嘉坡与马来亚联合邦之崇高礼物,将为二邦政府分负高等教育责任,藉以教育其公民,俾各尽所能参与建国之大业。本大学亦永不忘记各民族人士惠于本大学以精神及物质之支持。

  本大学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系新嘉坡及马来亚联合邦公民,其余则来自色拉越、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香港、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今后或有来自更远者。吾人希望每一学生,守纪律,遵法令,重学业,爱学校,皆为一好学生,同时亦皆为一好父民或好侨民。吾人希望每一学生将来皆能效忠于地方国家,皆能蜚声于各界,皆能有所建树于社会。故在此求学时期,可以有政治研究,不得有政治活动。凡校外之社会事件,亦一律不得介入。吾人深知教育机关宜保持其应有之尊严,政党伸入学校,一方面出于结党从政者之短视,一才面徒使学校名存而实亡,学术有退而无进。学校不幸,即学生之不幸,学生不幸,即社会国家之不幸;社会国家不幸,试问结业从政者尚有何幸?本大学鉴念及此,故一再声明本大学为一纯学术性之教育机关,无政治色彩,无党派立场,教职员聘约,亦明文规定其言论行动不得与此精神违背。回顾开办至今二年余来,本大学学风优美,秩序良好,乃社会共见之事实。1956年10月,新嘉坡发生暴动,所有各级学校,概停课多日,独本大学呜锤如故,弦歌不辍,即其明证。于此具见本大学师生之同心同德,以及爱学校爱地方之精神。此种难能可贵之光荣表现,应惕厉有加,垂为传统,并进而为地方上其它学校之示范。

  本大学第五届各地委员会代表大会己通过托由律师草拟之“南洋大学法令”,是项法令再送经新嘉坡立法会议审议通过,即将成为本大学久远性之宪章。法令中中心组织为理事会,包括本大学各地区会员代表,教职员代表,毕业生代表,以及当地政府代表。就学校事务言此种组织盖欲使政,董,教,学四方面打成一片,收群笛群力之功。就地方事业言,此种组织盖欲使政府与人民打成一片,无彼此异趋之憾。以最公开态度,求最紧密合作,将为本大学永矢弗渝之特殊精神,亦将为本大学达成使命之坚强基础。

  本大学己筹之款若干,己收之款若干,一一按时列载于报端。筹之收之,建之设之,经之营之,无敢或懈。本大学力求谨慎不疏忽,撙节不浪费。使有疏忽浪费,则计入为出,宜不能有今日之规模与设备。谓本大学之基金已足乎?则距离理想尚远,事业无止境,高等教育事业尤无止境,基金固多多而益善。谓本大学之基金不足乎?则人之好义,谁不如我?慷慨解囊,方与末艾,又安知明日之基金不充裕于今日?

  值兹隆重庆典,本人谨以至恭至敬之心,为本大学馨香祷祝:

  鼓乐之声一朝,
  弦歌之声万世!

主页 总目 献词 联欢盛会 历史文件 图片 联欢会文章 历史回顾展 其他

舟浮沧海 情系南园

2006年04月15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5, 2006
2006年04月1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5, 2006

《南洋大学创立宣言》简录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洋大学创立宣言》简录

1953年4月7日

 四 大 宗 旨:

  • (一)为 中 学 毕 业 生 广 开 深 造 之 门
  • (二)为 中 学 培 植 师 资
  • (三)为 本 邦 造 就 专 门 人 才
  • (四)为 适 应 人 口 增 加 及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之 需 求

 二 大 特 质 :

  • (一) 沟 通 东 西 文 化
  • (二) 发 展 马 来 亚 文 化

(按:有关南洋大学25年校务简略史实,请参阅“南洋大学简史”。)

主页
Home
历史资料
History
旧抄集存
Archives
南大心声
Speak Out
友谊邮箱
Mail
联欢会
Reunion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1年2月18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18, 2001
2004年5月2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24, 2004

南洋大学的历史事略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洋大学的历史事略

由于年代已久,有关南洋大学的事历,也开始消失。这里根据报刊和网页资料,整理出一些事略,供作参考。读者如果将记得的事件和当时的日期赐教,万分感激。
1953年 1月16日新加坡福建会馆举行执监委员联席会议,陈六使捐助五百万元,倡办南洋大学。
此后,连瀛洲宣布献捐廿五万元。胡文虎以他本人及故弟胡文豹名义捐建双连学生宿舍一座。李光前赞助1953-1957五年总捐助十份之一(此数超 过一千万元),鼓励社会人士参加献捐运动。槟城林连登捐出五十万元,建筑南洋大学图书馆(行政楼)。陆运涛献捐南大理学院全部建筑费(约卅万元) 。
新马商界,学界,出租汽车司机,三轮车夫,小贩,吧女和理发师,都先后参加乐捐,义驶,义踏,义卖,义演等活动,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呼声。
1953年 1月23日福建会馆捐献坐落在裕廊云南园的212公顷(523英亩)土地作为大学的校址。
1953年 2月20日南洋大学正式定名。
1953年 4月 7日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发表南洋大学创立宣言。
1953年 5月 5日南洋大学在公司法令下注册为“南洋大学有限公司”。
1953年 7月26日陈六使主持南洋大学校址动土典礼。
1954年10月 2日林语堂上任第一任校长。(1955年4月6日辞职。)
1955年 4月 6日马绍尔 (David Marshall) 出任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长。
1955年 5月潘受出任执行秘书,直至新的校长上任为止。
1955年 6月15日南洋大学先修班开始上课。
1956年 3月 5日南洋大学成立行政委员会,张天泽担任主席,代行校长职务。
1956年 3月15日南洋大学举行开学仪式。第一届学生,开始注册入学。
1956年 3月30日开始上课,订此日为校庆纪念日。
1956年 5月 2日新加坡教育部长周瑞麒于记者招待会上说,南洋大学颁给学位,将不能获得政府的承认。
1956年 6月 8日马绍尔辞职,林有福出任首席部长。
1957年 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争取得到独立,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1958年 3月30日新加坡总督顾德氏(Sir William Goode) 主持南洋大学举行校舍落成典礼。
1958年 4月23日南洋大学学生会宣告成立。
1959年 3月 4日南洋大学法令于新加坡立法议院,获得顺利通过,3月16日由总督批准。5月29日政府宪报号外颁布,自5月27日起实施。
1959年林有福政府宣布不承认南洋大学学位。
1959年 5月30日人民行动党取得新加坡大选胜利。
1959年 6月 3日英国让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
1959年 6月 5日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理。
1959年 7月22日白里斯葛 (S.L. Prescott) 南大评议会报告书发表,宣称南洋大学学位不能与其他被承认大学的学位相等。
1959年10月12日军警进入校园,逮捕学生。
1960年 2月庄竹林出任南洋大学副校长。
1960年严元章受聘为南洋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学生福利委员会主任及教育系主任。(1965年离开新加坡。)
1960年 2月 9日魏雅聆检讨委员会报告书发表,提出改组南洋大学的建议。
1960年 4月 2日南洋大学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
1962年 7月14日首届理事会,根据南洋大学法成立,选举陈六使为主席。
1963年 2月 2日新加坡采取“冷藏行动”,大马军警进入校园,逮捕学生。在争执中,不少同学被打落路沟。也有女生,遭受污辱。学生会召开大会,表示抗议。
1963年 9月16日马来亚,砂劳越,沙巴和新加坡,成立大马来西亚。
1963年 9月21日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取得51席中的37席,继续执政。
1963年 9月22日李光耀政府宣布吊销陈六使的公民权。
1963年 9月25日陈六使辞去南洋大学理会主席职务。
1963年 9月26日新加坡政府派军警进入校园,褫夺《大学论坛》等六种刊物的出版权,逮捕五名在籍学生和七名毕业生。
1963年10月 7日南洋大学千余名学生,集合到政府大厦前草地,向代总理杜进才呈递请愿书。
1964年 6月27日三千军警进入校园,逮捕五十余学生,封闭南洋大学学生会。第二天清晨,军警撤退。下午,学生展开绝食抗议。绝食第二天,南洋大学理事代主席刘玉水,由槟城赶到南洋大学学生楼,劝导学生结束绝食。
1964年 7月 8日南洋大学常务理事临时会议,接受庄竹林(7月1日)辞呈。另组临时校内行政委员会,由商学院代院长刘孔贵为主席。
南洋大学理事会代主席刘玉水辞去所担任一切职务。
1964年 7月29日南洋大学学生分别在新加坡大坡和小坡请愿,游行队伍被镇暴军警驱散。
1965年 2月16日黄应荣任署理副校长,开始从事改革行政组织及调整课程等工作。
1965年 5月14日王赓武呈上课程审查委员会报告书,建议施行新学位制。
1965年 8月 9日新加坡退出大马来西亚,宣布独立。马来西亚国会修改相关宪法,一连三读通过,立即生效。
1965年 9月11日王赓武课程审查委员会报告书正式发表。建议南洋大学改用三年普通学位学制及增设荣誉学位。
1965年10月 6日刘孔贵在文学院礼堂解释王赓武报告书。刘孔贵开始演说后,学生喝了两三次倒彩,‘自由战士’ (?)从礼堂里拿出预先藏好的铁棍,对着一位瘦弱的学生猛打,一时惊动了全场。新加坡电视台的录影机,对着现场收录。在哄动声中,学生都冲出礼堂,要找 ‘自由战士’对质。便衣警员,对空开枪。学生结队离开礼堂。
1965年10月26日南洋大学十学生团体联合向大学当局提呈备忘录,表达对王赓武报告书的看法。
1965年10月27日当局开除85名学生,其中 2名已不在籍。
1965年10月28日南洋大学学生罢课,反对改制。支持罢课者,包括左派,右派和中立的学生。罢课延续39天,于12月6日结束。
1966年 4月25日一年级新生实行新学制。二、三、四年级按照原有学制课程上课。
1966年10月29日李光耀主持新图书馆开幕仪式,学生游行请愿。李光耀要求学生派一名代表,参加十五分钟的辩论。 学生李万千在取得李光耀保证人身安全后,上台呈递学生请愿书。接着开始演说,要求废除修改南洋大学法令,要求撤销大学入学准证条例,重申反对根据王赓武报 告书改制南洋大学。讲完后,请愿队伍撤离会场,和平解散。
1966年11月15日大学当局开除60名在籍学生,学生展开罢课抗议。
1967年10月27日新加坡教育部长在宪报宣布,由10月23日起,实施南洋大学修正法令。
1968年 5月25日新加坡教育部长王邦文宣布承认南洋大学学位。
1969年 4月14日黄丽松出任校长 (当局另委卢曜为副校长)。1972年9月15日任满辞职。
1972年 9月11日陈六使心脏病突发逝世。
1972年 9月23日薛寿生出任校长。 1975年3月14日任满。
1974年 6月15日南洋大学在校园举行安置陈六使纪念铜像典礼。陈氏家属捐献南洋大学五十万元,充作陈六使奖学基金。
1975年 3月14日教育部长李昭铭兼任校长。对南洋大学进行彻底的改制。除中国语文科外,各院系的教学媒介语,从中英双语改为单用英语。
1976年 8月16日李昭铭告假,南洋大学理事会委任吴德耀为代理校长。
1977年 8月15日吴德耀辞卸代理校长职。南洋大学理事会宣布暂时不委任校长。另由特任委员会管理校政,陈祝强任秘书,执行特任委员会决定。
1977年12月23日李光耀强调,政府有责任确保南洋大学的改组事在必成。李光耀认为南洋大学校园是根深蒂固的华语环境,英语的应用,不容易建立起来,南大生必须全面浸入才能掌握英文。
1978年 7月 3日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在武吉支马联合校园上课。
1980年 3月 7日李光耀致函南洋大学理事会主席黄祖耀,提出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
1980年 3月15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丹顿 (Frederick Dainton) 报告书,建议新加坡只要一间国立大学。
1980年 7月 7日南洋大学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
1980年 8月16日南洋大学举行第二十一届毕业典礼,从此走入历史。
☆☆☆☆☆☆☆☆☆☆☆☆☆☆☆☆☆☆☆☆☆☆☆☆☆☆☆☆☆☆☆☆☆☆☆☆
1981年 8月 1日马来西亚六个南洋大学校友会在吉隆坡举办第一届南大之夜。
1981年 8月 8日南洋理工学院在原南洋大学校园成立。1991年7月1日立法成为南洋理工大学。
1992年 6月26日第一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1993年 6月 8日第二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东马美里 (Miri) 举行。
1994年 6月11日第三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印尼峇厘 (Bali) 举行。
1995年 5月31日第四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新加坡云南园举行。
1996年 5月31日第五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1997年12月20日第六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香港举行。
1998年 3月 1日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披露,有关当局将会修复南洋大学旧校门牌坊上原有的“1955 南洋大学”的字样。
1998年 3月30日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在南洋理工大学设立“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Tan Lark Sye Professorship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1999年 9月18日李光耀声称,如果时光倒流,他希望能够更早关闭南洋大学。
2000年 4月 2日马来亚南大校友会暨南大事业有限公司发起,正式成立“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Nanta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2000年 6月16日第七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加拿大温哥华(Vancouver)举行。
2000年 7月3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在1980年被 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字样取代的南洋大学旧校门牌坊”,已经修复“南洋大学 1955 ”的旧貌。南洋大学校门牌坊,华裔馆(原南洋大学旧图书馆)和南洋大学建校纪念碑,都已被列为新加坡国家保存古迹。
2002年 6月 7日第八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在沙巴州亚庇 (Kota Kinabalu) 举行。
2004年12月10日槟榔屿南洋大学校友会举办第九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2006年11月28日第十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于澳洲墨尔本 (Melbourne) 举行。
2008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预订于中国北京举行。
按: 欲知南洋大学校务简略史实,请参阅“南洋大学简史”以及“南洋大学大事纪要”
主页
Home
历史资料
History
旧抄集存
Archives
南大心声
Speak Out
友谊邮箱
Mail
联欢会
Reunion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0年06月25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25, 2000
2007年12月0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8, 2007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大南大" 是 "火凤凰"-郑奋兴教授

"大南大" 是 "火凤凰"
郑奋兴教授 (数学系第一届, 前南大研究院院长) 27 August 2000

1975年,星加坡总理李光耀任命李昭铭博士为南洋大学校长,用意并不是要关闭南大,相反的,是要扩充南大,以使南大能跟星大平起平坐。李博士当时是教育部长兼科学工艺部长,在政府结构中,可以跟当时星大的校长杜进财博士等量齐观。

在李博士的扩充计划中,重要的两项是:在南大科系中增添南大工学院,与南大绘测学院。李博士本身是工程师,他亟希望看到计划中的南大工学院,将来能超越星大工程系。

他计划以德国大学,特别是柏林工艺大学的模式建立工学院。柏林工艺大学并不单纯是学术学院,她同时还是解决工程难题的中心。

他的发展计划我在他上任一年前已经略晓。当时我以南大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受到德国政府的邀请访问柏林工艺大学。由于高层的安排,我得以跟柏林工艺大学的校长面谈,他给了一些南大建立类似的工学院的献策与忠告。

李博士上任南大校长之后,积极地跟德国驻星大使馆连系,寻求技术上,甚至经费上的协助以建立未来的南大工学院。

不幸的是,由于外在因素,1976年李博士离开南大,他建立工学院的计划因而被搁置。我还清楚记得,他当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私告这一坏消息时的伤心与失落。他让我看了在计划中的,座落在南大图书馆跟南大礼堂之间的,南大工学院的草图。

随着李博士的离开,我意识到南洋大学的良机已逝,噩运即将来临。三年之后(1980年),南洋大学终于和星加坡大学合并 。

陈庆炎博士当时亲自来南大,跟南大的秘书长陈祝强先生商讨将南大移到新校园等事宜。陈先生特别邀请我在场,因为我跟陈庆炎博士是旧相识。

会议过后,我问陈博士南大现在的校园将如何处理?陈博士告知,他们对此已经有详尽的计划。先在南大校园建设南洋理工学院,十年后发展成为一间完整的大学。我听后非常高兴,至少这间新的大学还是循着南大原有的,我自己也多少参与的扩充计划发展。二十年后的今天 南洋理工大学果然成为一间完整的大学。

当我听到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纯博士受邀出席第七度南大校友会集餐时,感到高兴。对我来说,南洋理工大学是“大南大”的一部份。而我前瞻中这样的一间“大南大”,将会在大马目前三间具有早期“南大”影子的学院未来的发展中,领导并协助,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221年,李斯在上书秦始皇时提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逐客议)

"大南大" 有多大? 在意识型态上,她最少已包含半个星加坡国立大学,整个南洋理工大学,以及大马目前三间南大学院。如果建议中“南大国际网络大学”能够实现,那时"大南大"将走出亚洲,成为一间国际大学。

而遍布全球的南大校友,莫不心怀母校,精神上的南大早已永垂不朽。

从这角度来看,南大不但已经再生,南大事实上已经变得更强大。

凤凰必须经过烈火烧焚才能重生,南大是否也要经过同样的历程才能更壮大呢?

且让“大南大”来现身说法吧。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简介

A. Our Alma Mater

The founding of our Alma Mater, the Nanyang University, affectionately called Nantah,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a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to pursue excellence. During the colonial days, Nantah has taken a long and uneven route before it was incorporated as a company known as Nanyang University Limited on 5 May 1953. Credit, must therefore,be given to the founder, the late Mr. Tan Lark Sye for his sheer grit and etermination to build Nantah under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of the time.

Home





Nantah brief chronology is as follows:

1. 16 Jan 1953
As Chairman of Singapore Hokien Huay Kuan, Tan Lark Sye proposed to set up a Chinese university at its Council Meeting. His proposal was well-receiv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both Singapore and Malaya.

2. 23 Jan 1953
The Singapore Hokien Huay Kuan announced its decision to donate 523 acres of its lands at Upper Jurong Road as campus site.

3. 5 May 1953
Nanyang University Limited was incorporated.

4. 26 Jul 1953
Earth-breaking ceremony,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large-scale donation campaigns.

5. 15 Mar 1956

Lessons commenced

6. 30 Mar 1958

Nantah was officially declared open by the Governor, Sir William Goode.

7. 25 May 1968

Nantah degrees were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the Government

8. 8 Aug 1980

Enactm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ct to give effect to the merger of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the Nanyang University.


B. Our Association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NUG) was officially registered as a society in 1964 to foster better relationships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Nantah Alumni through participation of academic, sports, games, soci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UG affairs is managed by a 20-member council.

Being an active promoter of academic activities, besides co-organiz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a with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academic societies, ANUG has also been organizing a series of talks annually featuring both local and overseas speak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S$1.92 m Tan Lark Sye Professorship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a culmination of ANUG efforts in academic promotion. This professorship was established in commemoration of Mr Tan's contribution towards education.

When ANUG hosted the 4th Global Reunion of Nantah Alumni in 1995 at the NTU campus, it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raise S$50,000.00 for the NTU Student Union fund, of which, ANUG donate a sum of S$10,000.00. In 1997 and 2000, ANUG raised S$15,000.00 each for the setting up of two awards, i.e.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Gold Metal Awards for top graduates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Nanyang Business School.

Each year, ANUG organizes a wide spectrum of activities to foster closer ties among our alumni here. At the same time, forging cordial relationships with our overseas counterparts has never been forgotten.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First Global Nantah Alumni Reunion held in Toronto in 1992. ANUG has been actively encouraging our members to participate in every reunion and when it hosted the 4th Reunion in 1995,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nts hit the record of more than 5,000.

In terms of external links, ANUG is member of NTU Alumni Relation Council, NUS Alumni Liaison Committee and the Alumni International of Singapore. ANUG is also corporate member of the People's Association and the Choral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and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foresaid organizations. As we believe in active citizenry, we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dialogue series of Feedback Unit.

ANUG website: www.nantahalumni.org.sg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简介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于1964年注册为社团,宗旨是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体育、康乐、社交与消闲活动来促进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友谊,协会的会务由20人理事会负责。

在推展学术活动方面,本协会除了和大专学府及学术团体联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外,每年也定期邀请国内外人士主讲一系列专题讲座。为了更具体推广中华文化,协会在1997年筹款192万元在南洋理工大学设立了"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邀请著名学者来新讲学授课,以纪念母校创办人陈六使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为了奖掖后进,本协会连同其他友会,趁1995年在云南园举"第四届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之际,为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会基金筹得5万元,其中包括本协会捐款 1万元。此外,协会先后在1997年和2000年分别筹款和捐款各1万5千元在南洋理工大学设立两项"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金牌奖"以奖励教育学院音乐系和南洋商学院企管硕士课程的最佳毕业生。

在联络国内外校友的感情方面,协会每年举办多种康乐、体育、节日聚会、文如娱演出、卡拉OK欢乐时光等活动以增进校友们的友谊。此外,本协会也不忘与各地南大校友会的联络,自1992年的"第一届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办以来,协会每年都发动本地校友积极参加这项励会,更于1995年接办第四届大会。与会人数高达5000多人。

对外联系方面,协会是南洋理工大学校友联络理事会、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事务署和国际校友会的成员。此外,协会也是人民协会和新加坡合唱协会的团体会员。因此,本协会积极参与上述机构的活动。在关心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前提下。协会积极参加与民意处理组的系列对话。

本协会的网址是:www.nantahalumni.org.sg

Top

Copyright © 2001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1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洋大学落成典礼忆盛

第九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这一天
南洋大学落成典礼忆盛
陈思平

   一、小引
  新加坡南大当局议决在1958年3月30日这一天举行落成典礼,由当时新加坡总督顾德爵士联同南大执委会主席陈六使先生主持揭幕,这是当时新马华人社会的一件轰动大事;笔者机缘凑巧,当年曾被选派为一名车前卒子,有幸亲身体验到那股澎湃令人挥之不去的欢乐气氛,今天虽然事过将近半个世纪,可是有时午夜梦回,在迷糊的记忆中我又彷佛回到“山山皆秀色,树树尽相思”的云南园去了,耳边响着的是锣鼓喧声,夹着“南大万岁”的欢呼声!

  今天,乘着我记忆力还好的时候,我想把这段历史性的往事记载下来,作为今年槟榔屿南大校友会主办联欢会的一项文献。

  二、理学院来了贵宾
  在这次庆典中我被选派两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一是在三月卅日当天做理学院学生代表,指定要陪伴理学院的一名贵宾──陆运涛爵士;陆爵士是理学院的重要贵宾因为他曾用他的先人陆佑爵士的名义以二十五万元捐献南大,而南大当局便以建筑费约二十五万元的理学院为其尊翁陆佑先生命名。陆运涛爵士虽然出品过不少华语片,可是华语似乎并不流利,我的双语能力就这样被派上用场。

  当天早上十时左右我们几位学生代表联同理学院院长钟盛标教授及各系主任站在理学院的石阶上恭候贵宾的驾临,等着、等着、贵宾们终于在南大执委黄奕欢先生的带领下到来了。

  当然主贵宾陆爵士由钟教授陪伴,我只在旁亦步亦趋用英语补充几句,不出一个钟头四个系的展览摊格参观完毕,陆爵士没作任何评语,只点头微笑,我便趁机用英语向他说:“陆爵士,我谨代表理学院学生向您致谢,因为您以令先尊的名义捐献这座壮丽实用的理学院,使我们受惠不浅!理学院的空间显然己不敷将来发展之用,希望您能再接再励,让更多理学院学子受惠。”他听了不置可否,含笑与其它贵宾离开参加下一个庆祝节目去了。

  非常遗憾的,在一年后,不利南大的白里斯里葛报告书出炉,我相信陆爵士一定有读到这份报告,他当时心里怎么想我可不知道,我猜他一定说理学院前那位黄口小儿简直是信口开河哩!

  当年报告书发表的时候我曾略读过,里面对我门当年应届毕业的同学杀伤力特强的当推书中的第八章第二节:

  “Following from the above finding, we regret that we must report adversely on the academic standards of Nanyang University; we further regret that we cannot at present in good conscience recommend that the degrees of Nanyang University should be automatically recognized LY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as being comparable with degrees awarded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which are now so recognized”

  为什么白里斯葛委员会诸公在新逗留不满一个月,就能作出这样大胆的断论?我们不难从当时的一些反对的文章瞧出倪端:马大中文系系主任贺光中教授一九六零年二月一日发表的《予对于(南大评议会报告书)之意见》有这样一段话:“……夫来星目的,原为调查,乃先与所欲调查之对象隔离,不赴南大就地视察,不与各方人士接谈,仅凭收到之函件,环至一室,交换意见,以定去取,而收到这(之)函件,据洪煨莲君亲称,有攻讦私人者,有迹近疯狂者,凭为信谳,成绩可知。”

  贺教授的话绝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危言耸听;且看评议会报告书中第一章第六节有这么一段话:

  “In consequenc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report no sources will be cited; all confidential material will have been destroyed before the Commission dissolved, and the usual appendices listing the names of people interviewed will be omitted”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他们又说:“谣言止于智者”这五位委员肯定不是“智者”,因为他们用道听途说的资讯来蒙混人民,欲陷刚起步的华教幼苗于万劫不复之地,所幸当时政府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有条件承认第一届南大毕业同学,否则不但让这些“物廉价美”、“会捉老鼠的好猫”投置散闲,同时也让人引为笑炳。与此同时,我们第一届毕业同学不约而同一齐发挥“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南大精神,因为我们知道要证明我们的学位不是“盖”的,我们必须以自己的实力来让所有关心南大的人士认清这五位自命不凡的(专家)的真面目;果然,数年后单凭我们物理系第一届四十五名毕业同学就有六名博士四名硕士,而其中一位博士更成了世界物理学殿堂CERN(1)的委员,正所谓:“一子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全体南大同学皆与有荣焉。

  我们的学术上的成就,专家们相当激赏,在一九八六年八月十四日的一篇访问中,王赓武教授曾这么说过:“……但正如林和合先生也提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南大初办时学生的质很高,是个中道理。”又说:“……所以南大初期那一批学生有些年纪比较大,而且中学毕业了好几年,南大一开办他们就朝向它,故质量一般很好,……”显而易见我们同学的出色表现与本地专家的评语跟那五位重金聘请的外来专家的意见大相迳庭,然而这个证据完全被毁灭而仅以他们倚老卖老的声誉来担保的报告书竟主南大坎坷命远半个世纪有奇,令人不胜感慨系之!

  今天我这些海外的孤臣孽子,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情怀向这位英年早逝的影业巨子祷告:那位当年在理学院和他谈话的小子并没有信口雌黄,他捐献的南大理学院确造就不少英材!

  三、姗姗来迟的嘉宾
  我当天的第二项任务是物理室展览的盖格尔计算仪的示范员,这一些经历经在拙作:《怀念钟盛标教授》一文中描述,这里不再重述。且说当天在展览室的窗口我们可以清楚望见不远纪念碑前的动静。

  下午二时正嘉宾仍然未见驾临,祥龙和瑞狮的锣鼓声显得有点等得不耐烦;这时候院长室传来消息说:“总督的座车在武吉知马七英里进入裕廊路口处被车龙所阻,必须取道另一条通道,可能迟来。”

  原来当年裕廊工业区还没有开发,横贯东西两岸的大道根本不存在,通往南大的公路有两条,其一是由武吉知马七英里处转入的一条公路,另一条是从西海岸转来的公路。这两条公路很狭,很多转弯,仅容两辆汽车通过,所以只要前面有车抛锚,后面的车辆必须慢行;事先南大当局与交警并没有预算到这一天有十万人潮涌入南大,导致整条裕廊路交通痪瘫,虽尊如总督亦不得其门而入。

  在警察卫队的开路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尊贵的总督从俗称九曲十三弯的第二条通道护送到现场,此时己是下午四时正,比请柬上的下午二时正迟了两个钟头。正所谓“迟到好过没到”,南大落成大典行礼如仪。如果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下午二时正是南大落成典礼的吉时,而吉时竟如此错过,是不是南大就注定从此多灾多难?实有待史家去考证。

  在理学院物理实验室等待一显身手的我们,因为总督大人的迟到末克前来参观而草草收场不免有点失望。在另一方面,我们由校方供给的晚餐却因为交通中断而告吹,使我们真正尝到“枵腹从公”的滋味!

  大学毕业后,曾在政治圈里打滚几年,由于我的双语造诣,使我成了首长入幕之宾,这期间我曾观察到:凡首长被邀开幕的机构,幕僚们必先调查该机构的建筑是否依法建造,否则首长便会受到知法犯法之讥;这是殖民地英政府遗留下的规法。南大当年仍然在殖民政府管辖下的新加坡,而当时的总督是女皇的代表,他驾临主持开幕奠基典礼意味着他代表女皇驾幸南大,按照大英律例他所临之处必属合法化,这当然包括建筑物及学位的合法化;笔者曾经这么想过如果当时南大当局盲人洞悉大英帝国这种不成文的程序,而入禀高庭告诉当时的自治政府及周瑞琪部长不承认南大是违法的,如果胜诉,即南大可以不必聘请那五位倚老卖老的白里斯葛委员恁着那些道听途说的告密信而作出不承认南大学位的推荐,而我们许多因南大的问题而身入囹圄,而丧失了公民权无辜者得以幸免?南大的历史是否要重写?

  四、新马最大的酒会
  从实验室走下来己是暮色苍茫的时分,这时候纪念碑前己是灯火通明,万头攒动,我始省起之前新加坡酒商公会曾在报上宣称:他们将在纪念碑前举行一个盛大的酒会,公会将负责供应所有到会者中国美酒,直到午夜。

  信步走入会场,便碰上工管系的陈颖弼同学,他递过一杯中国出产的竹叶青,并轻声对我说:酒快完了!果然这杯喝完想要第二杯,便没有酒了!

  公会的负责人可能没有料到当晚的不请自来的宾客竟超出他们预算的数倍,他们更没有预料到当日交通情况完全失控,坡底纵有大批存货亦无法飞越车阵来到南大,所以这个应该可以列入建力士纪录大全的酒会却在开始不足一小时便因酒用完而草草收场。

  数月前报上曾登载十多位南大旧同学的挽词说:陈颖弼同学因公到中国去,不幸客死异乡,故人好友遽然离去,四十多年前的半杯美酒,顿使我陷入回忆的时光隧道,那杯光恍影的热闹情况,虽为时甚暂,仍然历历在目,久久挥之不去!

  五、璀灿的烟花照耀南大长空
  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当天的压轴好戏是当晚八时正的燃放烟花。

  自一九四八年新马两地颁布紧急法令以还,燃放爆竹及烟花皆在严禁之列。在决定燃放烟花这个节目而必须向当局申请准证之际,南大执委会当时对申请是否成功并不存有任何奢望!可是,准证很快获准,当局立即着手与日本厂家订购烟花,据悉那是离开落成典礼仅有一个多月。

  落成典礼当天日本厂家派了一名燃放烟花的专家早上运来一大箱烟花材料和燃放烟花的器材。我们物理系的理论力学陈永昌教授曾留学日本,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他自动请缨。作为这位专家的义务助手和联络员,当时我们物理系有好儿位同学曾向陈教授示意要做助手的助手,但却被日本来的专家拒绝了;因为燃放烟花不比燃放爆竹,在一定程度上有危险的。

  当晚八时正,第一颗璀灿的烟花在南大的黑暗长空开了花,所有在场数万名观众齐声发出欢呼,接着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被送上天空,每一颗烟花在空中爆发时都引来观众的欢呼与掌声,然而又有谁知道,燃放烟花的工作者是一位物理学界学富五车的教授为娱成千上万涌进南大贺客的纡尊就贵的杰作哩!

  我以“学富五车”来形容陈教授一点也不过分,当年我有幸被派充当陈教授的兼职助教,经常出入陈教授的宿舍,他当年四十九岁,仍然孤家寡人一个,我经常浏览在他从台湾带来的十九个书橱的书籍中,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像陈教授那样掌握这么丰富的物理学知识。

  山下观众欢声雷动,山上燃放烟花的人也受到感染;日本来的技师很感动地告诉陈教授说:可惜南大当局太迟通知日本厂方,否则日本厂方有时间砌成“南洋大学万岁”的烟花字样作为当晚的压轴好戏,当必更为轰动!

  在落成典礼不久,陈教授因聘约期满,末获校方续聘回台;这一点白里葛报告书有相当不客气的批评,我虽然对报告书内的南大学位的评语不表苟同外,对此点我却赞同。无庸讳言,对这位不修边幅,年四十九岁犹孤家寡人并自封e的一次方人。他游戏物理学界,戏译 HAMILTON'S LAW 为“还没懂定律” GAUSS THEOREM 为“搞死定理”,FOURIER'S SERIES为“腹里哀函数”,MODERN PHYSICS 为“摩登物理”我有着深深盼怀念!

  璀灿的烟花在南大的夜空翻腾了两个多钟头,当最后一颗烟花爆开来,全体观众在惊叹声中,满意地离去。这时候交通警察经将阻塞的车辆清理,可是南大山上的车辆如此之多,一辆辆地慢慢离去,据说一直到凌晨二时许最后一辆车才离开!

  为了生活,离别那诗情画意,“山山皆秀色,树树尽相思”的云南园,转瞬将半个世纪。经年飘泊,历尽沧桑,我曾亲身体验到,也曾在小银幕上看到,比南大当年的烟花场面更伟大,更壮观的烟花阵,可是无论如何这些总比不上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那晚的场面令人怀念,也许这是“月是云南园的圆”抑或是“蔽帚自珍”的心理在作祟吧!

  六、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的一首史诗
  笔者从少就爱读章回小说,作者每在紧张关头就会卖一下关子,来一个有诗为证,例如在《济公活佛传》的“空空歌”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到今天我仍然能清楚记得:“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可曾在手中?”那段禅意十足的歌词。然而像南大落成典礼这么轰动新马社会的大事又岂可没有“有诗为证”这回事?结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九九六年第五届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纪念刊中的一篇文章找到了,作者是当年南大权倾一时,备受白里斯葛报告书批判的秘书长潘国渠先生的公子潘思颖君,兹将原诗及序抄录如下:

   (序)南洋大学开办于1956年,落成典礼则举行于1958年3月30日。是日,新马各民族领袖及各界士女到者逾十万人;为况之盛,洵教育史上前所未有。次朝韩昌黎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记之。

  跄跄济济来群公,鼓乐雷动欢呼中。
  攒头十万倾士女,拍手看舞狮龙雄。
  轩辕苗裔五千载,声教所及垂无穷。
  南暨炎海绪忧坠。启此一角扶春风,
  咄哉文化岂私物,江湖正要相流通。
  湖而抑江湖自损,是未成住先坏空,
  试思儒佛本岐异,亦可水乳交冲融。
  不然怨气雨兵仗,人寰且变修罗宫。
  兹邦杂居华巫印。我星分照黄蓝红。
  炉丝众彩发奇彩,参圣哲微加折衷。
  高山仰止止至善,诸生善保清明躬,
  兼善兼爱推恩耳,大道极致为大同。
  艰难缔造念同志,既克有初宜有终。
  楼台轮奂炫金碧,远计匪责收近功。
  笙歌入夜夜云合,烟花继灿升朦胧。
  归途车塞客徒步,曙霞捧日东方东。

  这首诗难能的地方就是它步唐末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诗的原韵,而它可贵之处在它把南大落成典礼的情况和感触纳入诗中,难怪当年中文系的音韵学刘太希教授赞不绝口说:“太难而且太好了!”

  一九九五年六月三日晚上,盛大的南大同学联欢五千人宴会后,笔者和两位杰出的第一届数学系同学郑奋兴博士,周金麟博士寒喧互诉别后离哀,一眼瞥见潘先生孤独地伫立在南大花园的山边,目不转睛地望着漆黑的花园……那时我虽还末曾拜读他的诗,但我肯定他咄咄书空是在怀念当年落成典礼的盛况!我趋向前去,向他问好,由于他己不记得我的名字,便报上名字和毕业届数,他听了便道:“了不起,这是南大凝聚的力量!”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潘老先生,之后在报上有读到他荣膺南洋理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的消息,而不久后又传来他病逝的噩耗。对这位南大的开办和停办有息息相关的人物,是功是过,见仁见智,至今仍难定论。不过无论如何他的公子潘思颖君的那篇文章:《从牌坊大门到相思树》确对笔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七、1958年3月30日所引发的后遗症

    ──是静水中的漪涟,还是大海中的巨浪
  落成典礼成功的举行,南大全体上下充满着喜悦,从没有人会想到当时强敌环伺,正是南大苦难的开始!

  第一、南大当局认为时机成熟,便由当时行政委员会主席张天泽博士开列名单组成白里斯葛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评定南大的学术水准俾便有关学位承认问题向有关当局推荐。可是这是引狼入室的一招,南大的噩运于焉开始!

  第二、根据潘思颖君的文章,林有福政府的教育部长周瑞麒在落成典礼不久后曾向张天泽博士扬言:‘他要给南大好好上一课’。到底他要给南大上一堂什么课我们不得而知;在一九五九年他因接收外国资助竞选基金,害怕被人民唾弃,挟着尾巴狼狈地逃到马来西亚当寓公去了。

  第三、我依然记得,在一九五八年的贵宾中好像没有看到李光耀资政的名字,而过气的首席部长马绍尔却在贵宾主列,是不是南大当局一时疏忽把这位当时人气直升的人物的请柬忘了;外间传说这位列眦必报的政治人物把关闭南大作为一种报复(?) 从李氏回忆录书中第二九四页中我们不难看到人民行动党的头头们早在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始就把南大当作斗争的对象,而陈六使先生是他们必须除去的眼中钉。可是南大当事人却沉醉在胜利的心态中,至令有心人有机可乘。

  第四、一九六三年九月廿一日,新加坡在加入大马前的一个大选,在这期间,陈六使先生作出两项惊人之举:其一在提名日之后他在丹绒卢俱乐部宣布:这次大选,他将不分党派捐助每名南大毕业同学侯选人六千元的竞选经费。其二,在大选前夕他为社阵签署了一份竞选宣言。结果他为这两件事付出了无法弥补的代价,选举结果社阵溃不成军,人民行动党政府在选举落幕后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致函陈六使先生要他解释为什么他的公民权不应被取消(2)。南大被迫关闭的噩运于焉开始!

  这都是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的庆典所惹的祸,以陈六使先生精明的脑袋,不是那天十万群众的欢呼,使他失去了原有的英明,他会作出如此冒险的决定?如果有时光倒流这回事,我想我们会选择不要一九五八年三月卅日那项庆典,因为刹那的光辉毕竟不能代表永恒!

  诚然时光倒流这种故事只有在科幻小说里面出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盖棺论定这回事。陈六使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卅多年我们且看彼国人民对他的定论是什么:

  月前有一位朋友甫从南洋理工大学探望孩子回来,他叙述了他这次游览南大由图书馆改修为文物馆的经历:在走过陈六使先生的钢像前,响导郑重的介绍说:这是南大创办人陈六使先生的钢像,他也是华文教育的维护者,但是为了南大,为了华文教育,他的公民权被剥夺了,语气中既有几分尊敬又有几分无奈!也许这就是新加坡华人社会对陈老的“论定”吧!

  历史就是这么一个无情的镜子,有一个老到没有牙的故事:在中国的美丽的西湖湖畔,有宋名将岳飞埋骨之处,坟边有座岳王庙,庙里供着岳王像,阶下跪着是铁铸的秦桧夫妇像;仰拜岳飞之像后,游客会习惯上向秦桧夫妇的铁像吐口浓痰,然后用备好的鞭猛打铁像,经年屡月,铁像已是伤痕屡屡。有一对相当有意思的对联这么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今天我们高高兴兴地齐聚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庆祝重逢,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谁是“忠骨”谁是“佞臣”应早就有数。

  2004年12月6日初稿。
  2004年12月12日重稿。

(1) CERN 是 Conseil Europe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eaire 的简称,是欧洲粒子物理中心,设在日内瓦,系由12个欧洲国家于1954年组成,它拥有物理学最尖端的设备。它的LHC (LARGE HARDON COLLIDER)该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加速器;它更是世界物理学界的最高殿堂;也是全球科学家敬仰的殿堂!
(2) 这是大英律法变象的取消公民权通知书。据悉当年林连玉先生也收过类似的信。
主页 总目 献词 联欢盛会 历史文件 图片 联欢会文章 历史回顾展 其他

舟浮沧海 情系南园

2006年05月13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3, 2006
2006年05月1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3, 2006

南大上海校友理事会成立15-10-2004

Hi! All

This is to inform you that a committee was formed on 15th of this month.

Details are as follows:

Name: 新加坡南大(中国)校友会
Singapore NU-NTU (China) Alumni

Committee:

President: Teng Chiang Fong (NU)

Vice President: Lim Boon Kok (NTU)

Secretary(Chinese): Jeffrey Lau (NU)

Secretary(English): Loke Wai Lay (NTU)

Treasurers: Jeffrey Tan (NU)
Simon Wang (NTU)


Committee Members:

George Tan (NU)

Chew Yong Por (NU)

Piong Kim Liong (NTU)

Max Wong (NTU)

Tan Sek Khee (NU)

S K Tan (NU)

Kenneth Koh (NU)

Zeng Lu Hai (NTU)


Objectives of the committee are to maintenance close liaison and better mass communication amongst members of this Alumni.

The Alumni requires funding for members in order to execute various activities in future. Annual subscription is presently set at RMB200.00. The committee will ensure a comprehensive accounts will be published to members annually.

We have our November gathering at Frankie Place, Shanghai on 19th November at 7:00p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all members (Please bring along the annual subscription).

For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attend our regular gathering or outside Shanghai, we, will let you know how's your subsciption to be collected later.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Best Regards

Jeffrey Lau

27 October 2004